你是不是也发现,身边好多人对美国的看法,真的变化挺大的?以前谁家孩子能去美国留学,亲戚朋友都羡慕得不行,觉得那就是人生赢家的象征。大家想的,基本都是“只要跟着美国走,咱就能赚大钱、能变得更先进”,不管是做生意的还是普通老百姓,脑子里都有这样一根“美国是灯塔”的弦。可是最近几年,这种幻想好像突然碎了一地,甚至有人说,是特朗普帮咱们“醒了梦”。
说到这,估计很多人都能想起来,中美贸易战刚开始那会儿,身边做外贸的朋友整天愁眉苦脸。因为特朗普一声令下,把不少中国产品的关税直接抬高,甩给中国的不是橄榄枝,是一根硬邦邦的棒子。那几年,沿海不少工厂订单断了,工人下岗,企业主每天琢磨怎么熬过去。网上有人抱怨:“什么规则公平,说变就变,这不是耍赖吗?”其实,这场贸易战背后带来的影响,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刻。
我们看到不少全球大公司,比如苹果、耐克、特斯拉,原来把生产线压在中国。后来贸易摩擦一来,很多工厂开始搬去越南、泰国,供应链一下子“东南亚化”。按理说,工厂走了,咱中国出口肯定会受影响。可结果呢?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反而连年增长,2024年前五个月数字一出来,大家都惊了一下,增速超过12%。也就是说,人家想“去中国化”,结果发现中国制造的根基太扎实了,想真正替代根本没那么容易。你看,身边不少做外贸的亲戚朋友,转头就研究起和东盟国家做生意了,照样能活得有声有色。
再说说咱们普通人生活里能感受到的变化。以前中国家庭总爱讨论出国留学、移民的事,特别是送孩子去美国。那时候,哈佛耶鲁就是“通天塔”,觉得那边就是自由、先进、科技强。可这几年,不光是疫情推动,越来越多留学生毕业后选择回国。网络上不少讨论,大家都说美国也没想象中那么美好,什么枪支泛滥、生活压力大、就业不容易,甚至有时候还被歧视。根据2023年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,中国人对美国的负面看法已经超过六成。这种心态的转变,其实比经济上的“脱钩”还要关键——是精神层面上的彻底醒悟。
说白了,这一切都离不开特朗普这位“推手”。他那段时间,不仅打贸易战,还卡了中国高科技企业的脖子。比如华为、中兴,一夜之间“芯片断供”,搞得整个科技圈都提心吊胆。再到后来拜登上台,基本也是接着遏制中国的路子走,各种芯片、AI技术的封锁一波接一波。可结果呢?倒逼着中国企业拼命搞自主创新。你现在看看,身边用华为鸿蒙系统的手机是不是越来越多?国产新能源车、智能家电、甚至高铁,全都在不断地“亮新招”。就拿新能源汽车来说,2023年中国产销量蝉联世界第一,出口也是嗖嗖往上涨。以前有些人瞧不上国产品牌,现在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已经心甘情愿地当了“国货粉”。
当然,这种变化也不只是表现在高科技。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联系变得比以前更紧密了。你要是去义乌、广州这些外贸集散地转转,会发现越来越多从泰国、越南、马来西亚来的采购商。家门口的工厂,不再只盯着美国大订单,慢慢学会跟东南亚、“一带一路”上的新朋友打交道。2024年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又创新高,东盟已经成了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,这可是美国多年都没做到的事。更有趣的是,连非洲、拉美国家都和中国走得更近,出口投资的机会越来越多,有些小企业老板都能讲出好几个一带一路国家的故事。
有意思的是,很多国际企业不是一味地搬离中国,而是“脚踏两只船”:一边在东南亚设厂紧跟市场变化,一边继续在中国深耕。比如说,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居全球之首,苹果最新的产品依旧大量在中国生产。根据最新数据,2024年前五个月,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制造业产品占比高达九成以上,供应链核心地位稳得很。别看有些新闻天天炒“外资撤离”,实际上很多外资公司反而在中国加大投资,咱们自己的消费升级也吸引了更多外国产品和服务。
专家们怎么看这个变化?有经济学家说,这其实是中国“破除幻想、专注自强”的一次集体觉醒。过去太多人把美国当标杆,觉得只要美国愿意带着我们玩,咱就能发展得好。可现实却是,规则可以随时变脸,利益永远摆在第一位。现在中国的战略很明确——不靠谁单方面施舍,靠多元市场、靠自主创新,谁对咱好就和谁合作,谁使绊子就想办法绕过去。皮尤调查一摊开,全世界对中国经济的看法越来越积极,有好几个中等收入国家比美国还看好中国。而美国那边,自己的关税政策反倒伤了本国消费者,便宜货少了,通胀压力大,老百姓买东西都贵了不少。
说到将来,很多人都在问:中美关系会不会越来越差?其实不至于,毕竟全球经济还要彼此合作,但我们不会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。现在的中国人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醒、更务实。你不再看到朋友圈被“美国梦”刷屏,更多的是讨论怎么提升自己、怎么把企业做大、怎么突破关键技术。咱们能看到,越来越多国产品牌走出国门,越来越多年轻人敢于追梦,也敢于对未来说“我可以”。
这几年,特朗普的那一棒,确实让我们疼过,也让我们彻底醒了。向前看吧,中国的路只会越走越宽。
场内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